Roland CM-64 音源器拆解與外殼洗白過程記錄





本來是沒有打算把 Roland CM-64 給收到倉庫的,想說不就是拿來當 CM-32L 用嗎?但最近看一些 YouTube 上的日本 X68000 遊戲影片,發現日本人真的是愛用國貨,有幾個遊戲是真的會用上 CM-64 的 PCM 音源部分,這個若純靠 MT-32 的相容衍生機種是都沒辦法完整呈現的,所以就從日本 Yahoo 拍賣上弄了一台回來。

roland_cm-64-01

好黃啊…

這篇文章就記錄一下 CM-64 的內部,以及美白過程。

拆解 Roland CM-64

看一下外觀,Roland CM-64 與其他 CM 系列最明顯的不同就是多了正前方的音色卡插槽。這插槽也只有 Roland CM-32P 會有。

roland_cm-64-02

熟悉當年這些器材的人都知道,CM-64 等於 CM-32L + CM-32P。只是拆開後才知道,硬體上還真的是 CM-32L + CM-32P。

在 DOS 遊戲史上,應該是沒有遊戲會使用到純 CM-32P 的。

roland_cm-64-03

拿到 CM-64 時就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很明顯 CM-64 比 CM-32L 重很多。

roland_cm-64-04

卸下底板,看到滿滿的雙層電路板。

roland_cm-64-05

roland_cm-64-06

微微掀起上層電路板,下面那層電路板寫的是 CM-32L / CM-64,我去比對了之前拆解 CM-32L 的照片,發現整體布局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但類比輸出線路則有部分搬移到上層 CM-32P 電路板。

roland_cm-64-07

掀起來的上層電路板可以看到 CM-32P / CM-64 的字樣。

roland_cm-64-08

整套電路板全拿出來就是這樣:

roland_cm-64-09

左邊一半是 CM-32P,右邊一半是 CM-32L。兩張電路板各有一些共同功能的電路採取【你有,我就沒有】的布局。可以發現電源輸入開關 MIDI IN / OUT / THRU 做在了 CM-32L 這一邊,而聲音的左 / 右 / 耳機輸出則是做在了 CM-32P 的那一邊。

roland_cm-64-10

roland_cm-64-11

roland_cm-64-12

CM-32L 這一邊的零件

roland_cm-64-cm32l-01

roland_cm-64-cm32l-02

roland_cm-64-cm32l-03

roland_cm-64-cm32l-04

roland_cm-64-cm32l-05

使用 Intel 8098 CPU 當作核心。

roland_cm-64-cm32l-06

roland_cm-64-cm32l-07

roland_cm-64-cm32l-08

CM-32P 這一邊的零件

roland_cm-64-cm32p-01

同樣再用一顆 Intel 8098 CPU 當作核心。

roland_cm-64-cm32p-02

roland_cm-64-cm32p-03

CM-32P 的音色卡插槽:

roland_cm-64-cm32p-04

roland_cm-64-cm32p-05

roland_cm-64-cm32p-06

Roland CM-32P 的 BIOS:

roland_cm-64-cm32p-07

R15179970 / R15179971 / R15179972 這三顆是音色 ROM,每一顆 512KB,三顆共 1.5MB,負責 Roland CM-32P 的 64 種 PCM 音色。

roland_cm-64-cm32p-08

Roland CM-64 美白過程

(美白中… 照片與文章後補…)

歷史上的今天...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D  :)  :(  :|  (H)  :P  :$    *-)  ;)  :-.-:  :!:  :S  :!!:  [B01]  [B02]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B09]  [B10]  [B11]  [B12]  [B13]  [B14]  [XP]  :XD  (Y)  (N)  :-O  :@  8o|  :-#  (L)  (U)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