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CO NS500RU3 外接 5 bay RAID 陣列硬碟盒使用心得
我一年多前用 ORICO 外接盒做為 Synology DS1821+ 的外接備份目的地,使用起來穩定,但有一個困擾逐漸浮現且越來越嚴重,就是雖然我可以接上五顆硬碟做為備份目的地,但是每一槽獨立使用的情況下,我就要考慮每一顆硬碟要備份我哪幾個共用資料夾,萬一容量不夠時,不是要調整備份來源,就是要換備份目的硬碟,但其實我每一顆硬碟加起來的剩餘容量還很大。
而且五個備份目的地的硬碟,意味著我要用 Hyper Backup 建立五個任務,到底哪一個任務備份了哪幾個共用資料夾,實在是混亂啊!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把所有硬碟聯合起來做成一個邏輯硬碟,這樣就有超大的連續空間,用起來就不會捉襟見肘。同樣的觀念就類似硬碟最好不要一開始使用時就切成許多分區,而是最好就一個大分區,裡面用資料夾分類,這樣可用的連續空間才會大。
既然要做成邏輯硬碟,那就是要考慮有 RAID 功能的外接盒。這方面我不想花大錢,只要便宜穩定就好。基於 ORICO 過去這一年多來給我的感覺還蠻穩定,我就再從 ORICO 的產品列表中去尋找,最後鎖定了這個不到台幣 4500 元,有 JBOD/RAID 功能的 NS500RU3。
簡單開箱過程
前方是一片磁吸固定的壓克力材質面板。
我是買 USB 3.0 的版本,也有 TYPE-C 的版本,好像貴一兩百元台幣吧。
拿下磁吸面板,可以看到 5 個硬碟槽,這 5 個槽都有自己的彈簧迴力門,質感算還不錯了。
有插上硬碟就會亮燈號,燈號也會反應硬碟的的存取狀況,頻繁時就會閃很快,我喜歡這種的。不像 DS1821+ 的硬碟燈號總是用固定頻率閃爍,我比較不愛這樣的。
測試 RAID 過程時故意拔出硬碟,該槽就會出現紅燈警示。
插滿手邊的閒置硬碟後我覺得有個隱憂,就是這五個硬碟彼此的距離還蠻近的,有點擔心散熱的問題。
如果不把磁吸面板放上去,裸露情況下,那一排藍色的燈號又實在是太亮。
有裝上面板就會覺得亮度剛好。
雖然磁吸面板的四週都有預留通風孔,但這樣就更擔心散熱了。
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就算不裝磁吸面板,光靠 NS500RU3 背後的這個風扇,實在是帶不走什麼熱,有些硬碟燙到無法一直觸摸著!於是興起了改裝風扇的念頭。
換裝 NS500RU3 的散熱風扇
NS500RU3 使用 12V 0.16A 的 92x92x25mm 風扇,好處是很安靜,但是風力太弱,不能有效帶走滿滿五顆硬碟的廢熱也是枉然。
在不怕破保固的前題下,我自行拆開了背板,確認了換風扇不難,大不了自己重接那條紅黑色插頭。
於是我換上了一顆 12V 0.60A 的風扇,這顆果然風量大多了,缺點很明顯的就是會吵人。
如果做為家裡 24hr 不關機使用的話,我不建議換上這種風扇,影響生活品質啊!不過因為我是拿來作為每天的備份用途,他只有半夜會被 NAS 喚醒,備份完後 NAS 會切斷 USB 連線,大概斷線 10 分鐘後,NS500RU3 就會把硬碟全部切入待機模式,並且連自己的散熱風扇也會停止,這樣硬碟只會發出基本的微溫,沒有電機運轉聲,NS500RU3 整體也沒有吵人的風扇聲,相當安靜完美。
NS500RU3 的 Windows 管理工具
NS500RU3 的工作模式,需要搭配 Windows 下的管理工具來做調整:
我故意讓放入容量不同的硬碟,選擇做 RAID0 來獲得最大空間,畫面會清楚告知用掉多少,哪些空間沒有使用到。
配置好陣列模式後經過幾秒鐘的運作就會切換過去。
須注意這種簡單的 RAID 外接盒,只能在 RAID1 以上的模式替換修復故障的硬碟,但是不能做容量擴充。就算你依序把硬碟一個一個換大也都有 rebuild 完成,最後一顆硬碟做完後還是不會擴充容量,這與嚴謹的 NAS 是不同的,用這種便宜的外接 RAID 想要擴充容量,只能整組砍掉重練。
我故意拔掉 RAID5 中的一顆硬碟造成系統降級,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降級情況下再放入一顆硬碟讓系統開始 rebuild:
重建中:
重建過程故意去測試讀寫效能,如預期般的變差了。
這種便宜的 JMicron RAID 控制器在組建 RAID 0/1/3/5 後,不會像一般 NAS 或磁碟陣列卡那樣從頭到尾測試一遍硬碟,也不會寫入一堆的 0 來清空,而是組建完後立即上工可用,但是 rebuild 時就會從 0% – 100% 完整跑完了,以確保資料正確。
NS500RU3 各種 RAID 效能測試(非專業,不嚴謹)
基於 NS500RU3 的售價實在是不高,又能提供 RAID 0/1/5/JBOD 等模式,到底效能如何呢?我就隨便做了點測試,過程不嚴謹也不專業,大家參考就好。
6TB x 5 的各種 RAID Configuration
我手邊有 6TB 的硬碟 5 顆,最初是想要用 Orico NS500RU3 做 RAID0 來當作備份目的地,順便一併把其他幾種 RAID 模式都拿來玩看看。
CLONE 模式
每一顆硬碟都是完全一樣的內容,所以總共只有 6TB。若只有兩顆硬碟,那與 RAID1 的意義是一樣的。
LARGE 模式
也就是常見的 JBOD 模式,把所有的硬碟聯合起來變成一個超大的空間。此模式不會因為每一顆硬碟的容量不同而有所取捨犧牲,就是把所有硬碟加總在一起使用。
RAID0 模式
將資料分散到所有的硬碟內一起讀寫,理論上擁有最高的效能。
RAID3 模式
RAID5 模式
原本以為 RAID5 的模式會有很明顯的效能折損,但後續測試看來,也沒有多爛。
RAID10 模式
只能有 4 顆硬碟參與,所以會有一顆硬碟無法用到。
RAID0 模式下不同數量硬碟的讀取速率
如果 RAID 控制器不是瓶頸,那麼硬碟數量越多的 RAID0 應該要有越快的速度。實際狀況呢?
RAID0 6TB x 2
RAID0 6TB x 3
RAID0 6TB x 4
RAID0 6TB x 5
結論
我想是因為 RAID controller 太便宜,所以 RAID0 硬碟數越多效能越高的預期現象並沒有發生,這台 NS500RU3 接電腦的傳輸速度大概就是 220MB/s 要到頂了,而且 RAID0 模式下硬碟多到 5 顆時的效能還下降… 這樣的 RAID0 不如不要用啊!
RAID5 讀寫效能
RAID5 x 3
寫入:
RAID5 x 4
RAID5 x 5
寫入:
結論
RAID5 沒有因為硬碟增多就明顯的效能下降或上升,一方面我懷疑是 RAID controller 大概就是這樣的 I/O 效能,二方面是不是也有可能是 USB 3.0 的瓶頸?連同前面 RAID0 的讀寫都是在 220MB/s 左右很難再超過?
NTFS vs exFAT
無聊多做的測試,看看格式化成 NTFS 和 exFAT 的效能有什麼不同,不意外的,當然是沒差。
NTFS
exFAT
結論
看不出來 NTFS & exFAT 有什麼效能上的差異。但我是建議,如果不是要做什麼很複雜的 user / group 權限配置,其實一般家用的環境用 exFAT 就好,單純。
最後我到底用什麼模式當備份目的地?
要說我最後用什麼模式當備份目的地前,要先說明我對於備份目的地的要求:
- 最多的連續可用空間
- 因為 NAS 已經有 RAID5 + Snapshot 保護,所以備份空間不需要容錯,壞了就整個重做沒關係
- 效能越高越好
在以上這些條件下,我原本是想要選 RAID0 的,但測試發現 RAID0 到五顆硬碟時效能明顯下降,這不光是測速軟體呈現這樣的結果,實際我有搭配 NAS 真的備份過,發現確實很明顯的慢。
最後考量我除了 6TB 硬碟很多以外,我甚至還有 16TB 的閒置硬碟,那麼拿來做 JBOD (LARGE) 模式其實會更好,會有更多的連續可用空間。
因為是搭配 NAS 使用,外接的 USB 裝置可以選擇 exFAT 或 ext4,我考量 Linux 原生支援 ext4,因此將整個 JBOD (LARGE) 邏輯硬碟格式化成 ext4,並且將速度最快的 16TB 做為第一顆硬碟,後面接 4 顆 6TB 硬碟。
在 Synology NAS 使用 Hyper Backup 做有歷史版本記錄的備份時發現,原本預期要第一顆硬碟寫滿了,第二顆硬碟的讀寫燈號才會開始有動作,但實際上看到的是,雖然在初始備份時,99% 的時間都是第一顆硬碟的燈號在狂閃,但是偶爾會看到第四與第五顆硬碟的燈號也會閃爍。與網路大神討論的結果是,ext4 格式本來就有此特性,會有一些資料往後面寫入,如此一來在使用 JBOD 模式當底層時,資料其實並不會真的是第一顆硬碟寫滿才去寫第二顆,而是有些系統訊息就分散在整個邏輯硬碟內了,這樣來說 JBOD 的效能還會比想像的更好一點。
大家都說 Orico 是硬碟殺手,你怎麼敢用?
確實很多人都說 Orico 的硬碟外接盒殺了它們不少的硬碟,尤其是在對岸的 BiliBili 視頻網站,只要是 Orico 相關產品的影片下方大概都不難找到有人罵說這東西是硬碟殺手。
但基於我過去這一年多來 Orico 產品確實工作的挺穩定,沒有殺掉我的硬碟之外,我很在乎的 USB 退出後要能硬碟休眠這件事情(省電,少廢熱),Orico 外接盒都有做得很好,加上 NS500RU3 的外觀還看得順眼,功能與價錢也都是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所以還是選擇 Orico 的產品來使用。
當然這也不能排除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不是 24 小時都讓外接的硬碟處於工作狀態,而是每天備份完後就會進入休眠,一天工作的時間大約半小時以內,也許是因為這樣所以沒壞掉?不過至少我是有注意散熱的,前一個 Orico 6558us3-c-1 也是 5 bay 外接盒,但是他硬碟裸露的部份很多,硬碟彼此的距離也大,這樣的狀態下我摸過工作中的硬碟,沒有燙到摸不下去,所以應該是還好。
實際使用 JBOD 模式 (16+6+6+6+6 TB) 已經一個月,還沒有出過什麼意外狀況,就是原本的散熱風扇對於插滿五顆硬碟時的散熱效果不佳這件事情讓我動手破了保固來換風扇,但看著工作中的硬碟不會再燙到摸不下去,覺得這個改裝還是有必要的,而且他還是有把 USB 退出一陣子後整機休眠這件事情給做好,所以暫時我覺得繼續選用 Orico 的產品應該是沒錯的。
如果後續真的有殺了我的硬碟,我會再來更新。
歷史上的今天...- Creative SB DigitalMusic 使用報告 - 2003
- Creative 的幾則消息 - 2000
- 音樂王國 - 2000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