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 SCSI cable 的問題!(更新,補上照片)
話說今年三月悄悄的把網站主機升級了(當然在朋友圈中是一點也不低調啦,到處東問西問的,該買什麼好)。之前的主機板是雙 P3 1.26Ghz 並且 onboard Adaptec 29160 的 SCSI(華碩的伺服器主機板),搭配了五年以上的 Seagate 15000rpm 18GB 硬碟,以 Ultra160 的模式在運作,超低的 CPU usage & seek time 即使是目前最新的 WD SATA2 500GB 硬碟都仍然無法相比(不過硬碟 output 能力看來還是新生代的硬碟強多了)。
換成新主機後,其實就是一般 desktop 的等級與用料,所以也是桌機的主機板,為了能讓原本的 SCSI 硬碟繼續服役,就去買了張 Adaptec 19160 的 SCSI 卡回來,一開始是沒啥問題啦,但是某一次開機時發現 SCSI 卡顯示出來是以 40MB/s 的模式在運作,啊勒!
拆開來摸了半天,也進了 SCSI 卡 BIOS 看設定,都沒問題,難道卡有問題嗎?但是實在是找不到原因,算了,反正也能用。不過,上個星期突然又想起此事,拿 HD Tach 一測!乖乖不得了,輸出果然卡死在 40MB/s 左右,好平的一條紅線,很明顯的是 output 到達瓶頸了,這下子我一整個不爽起來,誓言要把這個現象消除。
上網 google 了半天,看到一些人不見得是用這張卡或和我相同的組合,但是的確也有許多遇到 SCSI 卡與硬碟無法匹配成最高速的案例,回文的人幾乎都說,換一條 SCSI cable 看看,既然這樣,那我也去 Y 拍找了條 Ultra320 的 cable+終端 回來,含運費才兩百台幣。剛才一裝上去!果然,U160 mode 出現了,再拿 HD Tach 一測,嗯~外圈果然超越 40MB/s 到達 62MB/s 左右(別忘了這是五年前的硬碟了),並且看起來是一條正常的紅色緩降線了。
回頭看我原本的 SCSI cable,奇怪,品相實在是完美到不行,看起來跟新的一樣,應該是外強中乾了吧!
可能已經外強中乾的 SCSI cable 真相:
- Altec Lansing 251 使用報告 - 2002
- ESS Canyon3D(新眾 Hi-Five)測試報告即將出現 - 1999
老大…那原來的主機板跟CPU呢?
我要看外強中乾的照片啦
原來的主機板與 CPU 包括 ECC RAM 2GB 都已經全數變賣啦!
外強中乾的照片也補上來了。
我最近也挺倒楣的,要把一棵hitachi 250GB硬碟從主機裡拔下來時,
沒想到拔下來發現排線針腳處居然少了一根針腳…….這下可就糗大了,
那根斷掉的針腳使得開機時主機找不到硬碟,害我這下掛很大,
硬碟裡頭一大堆東西都來不及挖出來做備份……..
而且hitachi台灣分公司可不做硬碟資料救援,頂多硬碟還在保固期可以換新硬碟,
可是換硬碟對我來說根本沒用,重要的是裡頭的一大堆東西啊啊啊啊……….
我猜可能那個外強中乾斷了一個pin吧…
站長:D
很有可能是那個堵頭出問題!!
我也有買!!那個堵頭是我用過售命最短的一個
不過他也是最漂亮的一個
最近我也是為了我的scsi raid 搞得要死,突然間一顆9g硬碟掛了…索性換掉了我的陣列硬碟…升級為18g raid 5 5個硬碟一起換,結果變成三個硬碟停止回應,快昏倒了,結果答案竟然是我的台達600power 輸出不足….推不動這麼多硬碟,大大小小13個…..
,可是還是搞定了….scsi 還是有它的獨特魅力啦…. 站大加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