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 RAM DISK 來增加系統效能
今天看了 Goston 的[軟體] 免費、穩定、好用的 Ramdisk – Gavotte Ramdisk 一文後,一時心癢難耐,猴急衝動,馬上下訂 2GB 的 RAM,回家以後急躁的將本站的外衣脫去,用力的將新歡插入後,按照 Goston 的指示將 RAM DISK 設定起來,包括 PageFile、IE7 temp、Firefox Cache、Windows Temp 等路徑,全部塞到 RAM DISK 下,明顯感受到 server 的效能有所提升,這些觀察點包括了:
- IE7 開啟幾乎是瞬間完成,上網反應明顯變快。
- Firefox 開啟速度倒是沒啥變化,但是上網反應也是明顯變快。
- 不管是用啥瀏覽器上網,都不會一邊上網一邊聽到硬碟唧唧叫,很安靜。
- 打開檔案總管的速度明顯變快。
- 網站效能也有所提升。以前 blog 每生成一頁,都要 0.3x 秒,從未進入 0.2x 秒的領域過,現在已經可以偶爾看到 0.2x 秒就完成了。
- 其他方面反正都是整體反應的提升,而且硬碟唧唧叫的聲音也少很多了。
結論,不裝 RAM DISK 真是對不起自己,願與君共勉之。
歷史上的今天...- 本站四歲了 - 2000
- 博物館新增館產 - 1999
- 一些數位音樂的消息 - 1999
- MusicMatch Jukebox 4.40.0109 - 1999
- YMF724 的 1026 版驅動程式 - 1998
看了我也衝動了…
現在RAM真便宜…
腰斬再腰斬… XD2
就是啊~因為現在 RAM 便宜,我一下子就衝動了~
熊熊看到, 還以為 D 大把整個 BLOG 放到 RAMDISK 跑… XD
如果要 Firefox 開啟變快, 可以用 Portable Firefox, 然後把它整個放在 RAMDISK 跑, 只是關機前記得要備份回硬碟就是… 😛
看到 Goston 來留言,順便一提,昨晚我有引用你的文章,但沒順利出現,大概是你有把關吧!看到你來留言,再去你那邊看看,果然 trackback 出現了,好險~
我還沒有衝動到把 blog 丟進 RAM disk 去跑….
但是我一直有個念頭,把資料庫丟到 RAM disk 去跑….
手邊還有4條1G的RAM還沒拆…
價錢就被腰斬了…
(原本要裝電腦的錢拿去買PS3後,缺口就越來越大… XD2 )
不過真想把4G賣掉去買8G… XD2
(4G也不能幹麻…QQ)
@DearHoney
資料庫丟到 RAMDISK 去跑的風險比把 BLOG 丟到 RAMDISK 跑還高… XD XD
所以我才
啊!
不知道用ramdisk拿來BT的效果如何?
BT 是一點幫助也沒有吧!BT 要快,首重網路速度及大量的 upload 能力,其他都是次要的。
最近 RAM 真的便宜到不可思議的境界,害我都想把系統記憶體加到 8G 在 RAMDISK 上直接 compile OpenOffice.org
網站內容的話我倒覺得放在 SSD 上應該就夠了,低於 5ms 的 seek time 已經遠低於網路的 latency 了
那個firefox的設定
有人可以說清楚一點或是舉例嗎?
我看不懂耶…嗚嗚
Goston 寫得很清楚啊~我就是按照他的作法,Firefox 的 cache 目錄就改到 RAM disk 去了。您再細細品味一下 Goston 講的吧~
資料庫就交給I-RAM吧 我都用一個小ramdisk然讓BT在裡面跑當TEMP,
安慰一下自己沒操到硬碟
比較想知道現在是隨便一塊主機板都支援1條2G的RAM嗎?
請問是不是把虛擬記憶體
C槽和D槽都設定成”沒有分頁檔案”
這樣才算正確是不是?謝謝
反正你實體硬碟都不要有「分頁檔案」,把他設定在RAM DISK上(預設 R:\)就是了。
移TEMP檔要注意一件事!因為壓縮檔做預覽時,會將檔案先解到TEMP資料夾裡,
假如你RAMDISK分1G,分頁檔設500M,預覽超過500MB的壓縮檔時,可能會有問題!
而做影像處理,美工繪圖也要注意一下!
不過這次的RAM崩盤,我可是一點也爽不到,我還是用DDR的!只有吹鬍子瞪眼的份!
hum… 電腦用三年, 該升級了 XD
話說我 2G 的記憶體, 切 1G 給 RAM disk, 900mb 給虛擬記憶體, 50mb 給 IE 的快取, 上網感覺還好勒… 玩個 3D 遊戲, 大陸版的龍與地城, 卻會不穩, 有時會跳出來, 之前用硬碟是切 1.5G 的空間, 已經請朋友買 2G 準備 4G 伺候 XD
剛才試了一下,赫然發現RamDisk在Vista上竟然可以啟用ReadyBoost功能!
( 在RamDisk磁區上按滑鼠右鍵→內容,就可以看到ReadyBoost的設定頁面囉~ ),
不過才剛設定完成而已,不知道這樣的ReadyBoost是不是真的有加速的效果!
這種加速功能也許在WinXP、2K下有效,但是在VISTA下理論上沒啥意義阿。
VISTA本身就有superfetch技術,IO使用上有越用越快的能力,也許很多人對VISTA感冒,但VISTA的IO控制真的相當先進阿。
還有用此法開啟Readyboost也是多此一舉阿,就好像是把CPU的L1 快取關閉然後加大L2一樣,沒有意義阿。
把硬碟的進階寫入快取(應該就是write back cache)打開,搭配原本的superfetch技術,記憶體越大本身加速就越明顯阿(尤其64bit VISTA更顯著)
http://www.microsoft.com/technet/technetmag/issues/2007/04/WindowsConfidential/default.aspx
如果是勾 “Enable advanced performance” 的話,實質上是讓 flush() 這個功能失效,很危險的啊 *_*
恩,坦白講你的連結應該是電腦翻譯的文章,我真的看不太懂。
write back cache本來就存有一定風險,所以在資料安全考量下通常都會加裝UPS不斷電系統以防萬一,但再怎麼不安全也沒拿記憶體當虛擬磁碟不安全阿,一斷電虛擬磁碟資料必定無存。
write back cache的功能就是當你一筆資料要寫入時,倘若磁碟在忙碌狀態,他會先寫入在記憶體快取裡,等待硬碟閒置後再一併真正寫入硬碟,所以一旦資料尚未寫入硬碟而斷電的話,資料就會損失。
而一般啟用的是write through cache,就是當一筆資料要寫入時,會「同時」寫入硬碟和記憶體快取,而當第二次有資料需求時,就能迅速從記憶體快取中取得資料,而不必透過慢速的硬碟,因為是同時寫入,所以一旦斷電,資料仍完整無缺,比較安全。
呃~抱歉~沒注意到有英文版,我連結過去微軟自動轉成奇怪的中文版本。
但這篇似乎跟VISTA沒什麼特殊關係,頂多在後段提到Server2003的BUG,我不清楚Server 2008(大略說法2008可看成是VISTA的對應版本2003應是2K的技術對應版本)是否有相同BUG。
> 但再怎麼不安全也沒拿記憶體當虛擬磁碟不安全阿,一斷電虛擬磁碟資料必定無存。
可是我們都是把那種「關機時可以砍掉,開機就會自動重練」的東西,放在 RAM DISK 啊~包括 page file 也是如此,所以這方面來說,我覺得沒有什麼風險耶~
我在加入登入登出的批次檔上有問題,
每次要登出的時候,就會出現無法終止程式~~
在批次檔的寫法上需要特別注意嗎?
目前是改用執行 rar.exe 的方式來解決,後面再加上參數一樣可以備份,
而且還可以打包成一個檔案並且壓縮,但缺點就是壓縮解壓縮要稍等…
我還是比較想要用批次檔直接copy,但怎麼試就是會出現「無法終止程式」~~~
想請問圖中的設定
是這樣對呢?還是把它設定回到”程式”才是正確?
謝謝
http://dennis1116.myweb.hinet.net/ramdisk.jpg
用ramdisk來放瀏覽器的cache,的確會增快效能。但是建議把window暫存檔(temp),最好不要設在那,如果可能單獨切一個乾淨的partition給他(不用大10G就夠了),以免安裝解壓縮或是大資料運用不穩定。另外pagefile改成動態的(例如32~1000),讓window隨著運轉自動伸縮會更有效率。一點小經驗參考…
它似乎不支援VISTA
😀 😀 🙂
方便請問一下PageFile跟Windows Temp 這兩個檔案要怎麼加到RAMDISK裡面嗎..
我真的不太會 可以告訴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