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Deluxe 使用心得與 dts 數位訊號
2000/08/10刊出
本頁瀏覽次數:38337
從 CardDeluxe 的大合照看來,只有一張磁片?是的,就只有一張磁片,裡面只有 Win9X 與 WinNT 的驅動程式而已,沒有任何的工具程式,DigitalAudio 還真是小氣啊!
在我報告心得之前,先來看看這張少見的 CardDeluxe,其規格與我們一般在用的音效卡有什麼不同吧!(以下資料摘錄自http://www.digitalaudio.com/網頁,並盡量翻譯成中文)
上圖就是 CardDeluxe 的英姿。
CardDeluxe 是 DigitalAudio 實驗室的得意產品。由於其驅動程式撰寫得非常好,在錄音方面的延遲只有幾個 ms 以內,所以獲得了國外許多網站與專業人士的肯定;至於其類比/數位的轉換能力,亦是非常的優秀,也難怪這張卡真是又貴又好了。
關於 A/D 與 D/A 之間的轉換品質,我沒有能力用數據量化給大家看,畢竟這不是我的能力範圍,但我可以直接了當的告訴各位,這品質的確是水準之上。也許平常我們在爭論 SB Live! 與 Diamond MX300 誰的輸出品質好,但是在 CardDeluxe 面前,我想這兩張娛樂用途音效卡也只有在角落哭泣的份了。該怎麼說呢?唉!總之,CardDeluxe 的播放與錄音品質,實在是太漂亮了,耳朵即可聽出比 SB Live! 要好。當然,我們拿 SB Live! 來與這種專業用途的音效卡做比較,並不公平,但我的重點是在於 CardDeluxe 的高品質表現上。
剛才提到了錄音的延遲問題,這是指說當我們啟動錄音後,到達真正能夠開始由音效卡傳送訊號的時間空檔(之後所有的類比聲音轉換成數位訊號直到電腦端收到,均保持這個延遲時間)。CardDeluxe 之所以能夠受到大家的讚揚,就在於這個時間空檔極短。而由於 Windows2000 的出現,這個極短的時間空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關。大家應該都知道任何硬體在 Windows2000 下都必須採用 WDM 驅動程式了吧!根據 DigitalAudio 的指出,音效卡的 WDM 驅動程式都必須經過 Microsoft's kernel mixer (KMixer),整體上來說會造成 30ms 左右的 latency 時間(網友 Shade 補充:Latency 一般是指,類比訊號進入音效卡,經過 ADC 轉成數位訊號,存入主記憶體,寫入磁碟,和其他各軌的 Audio 混音,再經過 DAC 轉成類比訊號,最後到達我們的耳朵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全雙工時的 delay time。),這可是大大的降低了 CardDeluxe 的優異表現,要知道這個反應越快,則對於類似影音同步這方面的問題,精準度就越高。此外,Windows2000 對於 AC-3 訊號的處理,直到目前為止,都還不支援。這些因素導致了 CardDeluxe 在 Windows2000 下的發展停滯不前。DigitalAudio 仍然承諾會研發 Windows2000 下的驅動程式,不過看樣子還有得等。
既然如此,我還是乖乖的在 Win98 下使用吧!安裝好 CardDeluxe 後,會發現系統上並沒有平常右下角那個喇叭圖示,而是在裝置管理員中找 CardDeluxe 可以發現如下的部分:
CardDeluxe 的驅動程式會在系統內提供四個裝置,分別是類比訊號的 in/out,與數位訊號的 in/out。舉個例來說,您如果將預設的 wave 輸出裝置選擇為 CardDeluxe Analog,則您播放 MP3 時,聲音就是由 CardDeluxe 的兩個耳機頭一左一右的輸出;反之,如果您選擇 CardDeluxe Digital,則您播放 MP3 時,是從 SPDIF OUT 送出數位訊號,耳機端子可是一點聲音也沒有的。
數位與類比之間的轉換品質,不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有興趣的是,這麼專業的卡,他對於數位訊號的處理,一定不會像一般娛樂用途的音效卡,為了遵循 AC97,而有著強迫轉換成 48Khz 的規定吧!從過去的實驗我們也早就知道,即使貴如 SB Live! 搭配 Live!DriveII,有著 Creative 口中所謂『好萊塢的專業音效』,其實還是娛樂用途,對於數位訊號的處理一點也不『數位』,諸如 SPDIF IN 訊號進來後強迫轉為 48Khz、只能輸出 48Khz 數位訊號、數位訊號可調整大小聲等,全部都是破壞數位訊號『原味』的殺手。其實這並不是 Creative 的錯,為了娛樂用途與符合 AC97,本來就是要這麼做,只是這麼做之後,就與『專業』一詞漸行漸遠了。
曾經我們也想要將 YMF754 跳過 SRC(Sampling Rate Converter)的部分給試出,看看是否能夠藉由 YMF754 錄下『原味』的數位訊號,很可惜的是,方法未知,所以 YMF754 等於是 YMF744 一樣,我們也只好望著 YMF754 的 diagram 圖興嘆。

上圖是以 Plextor 光碟機將 dts CD 的音軌抓下後,送入 Cool Edit 2000 編輯軟體『硬看』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訊號的大小聲總是在 -12dB 左右。當然,你用一般音效卡來播放這段 wave 檔的話,聽到的全是雜音。
上圖是以聯積 6X DVD 的數位輸出,直接接上 SB Live! 的 CD Digital 端子,從 Cool Edit 2000 錄下的 dts 訊號。我想這不需要用聽的,各位用『看』的就知道,這絕不是原本的 dts 訊號。當然,這樣錄下的 wave 檔,就算透過 CardDeluxe 的數位端子送出,也不會是 dts 訊號了。那麼,聯積 6X DVD 播放 dts CD 時的數位訊號如果接上 CardDeluxe 的數位輸入端子,再用 Cool Edit 2000 錄下來呢?其實這不用抓圖了,因為就是前面那一張圖的樣子,也就是非常忠實的紀錄下所有的數位訊號,且這錄下的數位訊號,從 CardDeluxe 的數位端子送出去給 YAMAHA RX-V795,仍然得到了正確的 dts 解碼效果。
所以,要求能夠忠實的播放與錄製數位訊號,還是需要真正專業的音效卡才行。
還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由於 dts CD 與一般音樂 CD 在格式上完全相同,CD 播放機基本上也不能分辨目前播放的是不是 dts CD(能分辨的是具備 dts 解碼能力的解碼機),所以在數位訊號上,dts CD 的資料流量是與一般音樂 CD 完全相同(這也就是我們可以輕易算出 dts 訊號乃是壓縮三倍的由來,六聲道壓縮成兩聲道的流量,正是三倍)。因此,我們在 Cool Edit 2000 下錄製 CardDeluxe 接收到的 dts 訊號時,只能選擇 16bit 44.1Khz stereo 這種格式來錄音,選擇其他格式均會被 CardDeluxe 拒絕。這可不同於一般娛樂用途音效卡(市面上最常見的似乎是 SB Live! 與 YMF744/754 才具備數位輸入)的情況,一般音效卡不管接收到的是什麼樣的聲音,您都可以任意選擇錄音格式,音效卡的驅動程式會幫你轉換好後才交給錄音程式錄下,但 CardDeluxe 的數位輸入部分並不這麼做,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破壞原味,也失去數位錄音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