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CardDeluxe 錄製 DVD 音訊經驗分享



在我們網站討論區,由長年經營於遊戲配樂錄製分享的 xexex 網友,提出了一個關於要錄製 SONY PlayStation 2 的音訊問題。網友 xexex 主要的執行困難在於潛藏在 SPDIF 訊號中的版權位元,這造成 YMF744/754 音效卡拒絕錄製,而 xexex 也嘗試了不符合 AC97 規格的 CMI8738 音效卡,還是沒有完美的解決。選擇 CMI8738 是因為其跳脫 AC97 規格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忠實的錄製數位訊號。網友 xexex 後來甚至向國外訂購了消除版權位元的機器,仍然有些問題存在。

看到這邊,我也想要來試試看。我使用的 DVD 播放機是 Pioneer DV-525,音效卡自然不能使用一般的版本,還是要求助於專業音效卡,所以我使用了站上介紹過的,並且在幾位發燒網友及網路上享有美譽的 CardDeluxe 來錄製。

我播放了港版少林足球,這一片包含 Dolby Digital 2.0、Dolby Digital 5.1、DTS 5.1 聲道,此外還有三區的空軍一號(Dolby Digital 5.1)、一區的 EAGLES 合唱團(DTS 5.1)。發現在錄製上是一點困難也沒有,不但能夠忠實的錄下來,當然也可以重播。

我使用的錄音軟體是 Cool Edit 2000,錄製時是設定在 16bit 48000Hz Stereo 模式。錄製時,CardDeluxe 的 Digital In 會 route 到 Digital Out,所以一旦在錄音軟體內按下錄音鍵,就等於 Digital In bypass 到 Digital Out 的效果,因此可以在外部解碼器或是環繞擴大機上聽到解碼後的聲音。

錄製下來的是 wave 檔,不可以再使用其他任何具備破壞特性的格式去存檔,否則下次就失效了。表面上,這是一個 16bit 48000Hz Stereo 的 wave 檔,實際上的內容卻可能是 Dolby Digital 或 DTS。

在此我們順便觀察一下這些平常看不到的數位訊號內容,其實蠻有趣的。

我們先來看看少林足球中的 Dolby Digital 2.0/5.1 訊號。從 Cool Edit 2000 上,我們看到了如下的圖形:

我們知道,DVD 上的 Dolby Digital 訊號流量多在 384Kbps 至 448Kbps 左右,可能有高有低,要看片商與錄音室的決定,大抵不會脫離這個範圍。但是,我們是用 16bit 48000Hz Stereo 的格式來錄製,這樣的一個 wave 檔,流量是這樣的:

16 * 48000 * 2 / 1024 = 1500Kbps

如果 K 的單位用 1000,則是 16 * 48000 * 2 / 1024 = 1536Kbps,這個流量數字可能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比較熟悉,因為在外面的網站與媒體多半看到的是這個數字。無論如何,這不影響我們的討論。

如果在錄製時選擇其他格式,那麼遇上 CardDeluxe 這樣的專業用途音效卡,是會拒絕錄音的。不只是 CardDeluxe,我手邊用過的包括 TerraTec EWS88MT/D、EWX24/96、ECHO MIA、ECHO Layla24,全部都具備這樣的判斷能力,錄音軟體也會搭配得很好。只有選擇了正確的格式,才能進行數位錄音。

明明我們需要用 1500Kbps 的流量才能正確記錄數位訊號,可是我們所瞭解的 Dolby Digital 流量卻遠小於我們使用的實際流量。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訊號是很規則的插有空白部分,用目測都可以看出來空白的部分比上有訊號的部分,差不多是維持著 (1500-384):384 的比例。很明顯的,對於 Dolby Digital 訊號來說,必須在 1500Kbps 的流量中,平均分配自己 384Kbps 至 448Kbps 的流量,而分配的方法是一段密集的訊號,加上一大段空白訊號(或無意義,或 Dolby Digital 識別作用,我們不得而知),來湊成 1500Kbps 的流量。

在 DVD 影片中錄製 Dolby Digital 訊號,無須如此安插訊號排列,是密集的,這一點從我們過去自製 .ac3 檔案就可以瞭解檔案大小是吻合該流量的總量。但是在播放裝置要送出 SPDIF 訊號時,則必須以「資料+空白」這樣的方式來組成流量 1500Kbps 的數位訊號。這也就是過去我們使用 Soft Encoder 時,一旦搭配專業音效卡,就可以即時的送出 AC-3 訊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 Soft Encoder 會將低流量的 AC-3 訊號,以符合 16bit 48000Hz Stereo 的訊號格式送出,自然就能夠在 SPDIF 端形成標準的 Dolby Digital 數位訊號格式了。

Dolby Digital 2.0/5.1 的看完了,我們來看看 DTS 的部分:

上圖是少林足球一片中,使用 DTS 音軌時所錄製下來的情況。在這邊要說明一下,這一張圖片與上一張圖片,以及下一張圖片,都是同一個檔案,只是位置不同。我前後錄製了不同的段落在同一個檔案,並且在同一個 zoom 比例下抓圖,也才能用目測的方式來看出訊號的密度。因此這三張圖片的比例是一樣,還請大家放心。

我們可以發現在這樣的 DTS 音軌中,訊號還是有空白現象,但是比起剛才的 Dolby Digital 訊號,已經密集相當多了。整體流量是 1500Kbps,但是論及 DTS 的實際流量,我們無法肯定是多少,只能確定比 1500Kbps 要低一些。

所以有人說,DVD 中的 DTS 音軌是 1500Kbps(或 1536Kbps)的流量,可能在少數案例中也不完全是正確的。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所認知的 DTS 壓縮比為 1:3 的觀念就遭到挑戰了,因為在撐滿 1500Kbps 流量的原始兩聲道數位訊號下,塞入 DTS 5.1 聲道(即六聲道),這個連小朋友都會算出是壓縮三倍,可是問題就在於,今天 DTS 數位資料部分並沒有撐滿 1500Kbps,那麼實際壓縮比就會比三倍還要來得高了,這也代表著失真更多,細節與動態減少等現象,只是因為實際流量還是比 Dolby Digital 來得高,所以整體聲音的表現仍然是優於 Dolby Digital 的,這在少林足球一片中是相當明顯的,DTS 音軌的聲音在動態與飽滿度上都比 Dolby Digital 要來得優秀。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一區的 EAGLES 合唱團 DVD,這一片也是許多雜誌與發燒玩家所推崇的一片音樂片。錄製的片段圖形如下:

我們發現訊號完全是密集的。我不斷的 zoom in 來觀察更細微的畫面,發現仍然是連續且密集的訊號。所以,EAGLES 這一張 DVD 中的 DTS 音軌,可以說是撐滿 1500Kbps 的流量,壓縮倍率自然是三倍,毫無疑問。

所以在這個簡短的使用經驗中,我們瞭解到三件事情:

  1. CardDeluxe 錄製數位訊號不但忠實也毫無困難。
  2. Dolby Digital 與 DTS 數位訊號的流量不能滿足 1500Kbps 時,是以安插空白或無意義的資料在其中來填滿空缺。
  3. DTS 音軌也不一定會撐滿整個 SPDIF 訊號,此時壓縮比將高於三倍。

相關討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D  :)  :(  :|  (H)  :P  :$    *-)  ;)  :-.-:  :!:  :S  :!!:  [B01]  [B02]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B09]  [B10]  [B11]  [B12]  [B13]  [B14]  [XP]  :XD  (Y)  (N)  :-O  :@  8o|  :-#  (L)  (U)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