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效卡諧波失真一覽表
2001/10/29刊出
2001/10/31更新
本頁瀏覽次數:


測試方法
我使用了 Digital Audio Labs 的 CardDeluxe 專業音效卡來作為測試。所有測試音效卡都使用同一條自製的音源線,一端為 3.5mm 立體聲耳機頭,用來連接待測音效卡;另外一端為兩個 6.3mm 大型單音耳機接頭,用來配合 CardDeluxe 的 Analog Input。

錄音軟體是 Cool Edit 2000,其實錄音軟體的差異可以說是沒有,主要是利用 Cool Edit 2000 中的 Frequency Analysis 功能來圖形化我們錄下的資料,方便觀察。

我們首先利用 Cool Edit 2000 產生一個純淨的 1000Hz、0dB 的正弦波,將這個 wave 檔交給待測音效卡播放,待測音效卡的所有類比輸入訊源全部予以靜音,避免輸出音質被類比訊源干擾。待測音效卡的 WAVE 播放裝置調整至最大聲,為的是不讓訊號在數位處理上有任何衰減。發出聲音後,觀察 Cool Edit 顯示的 dB 值,調整待測音效卡的整體輸出音量,盡量逼近 0dB 後就是我們要的音量了。利用這時候的音量值,我們錄下 1000Hz 的聲音,來觀察它的諧波失真。

諧波失真(Harmonic Distortion)來自於多餘的共振現象。以我們測試 1000Hz 為例,就會以 1000Hz 為基底,依照倍數,在 2000、3000、4000、5000 產生共振諧波。顯然,這個共振是多餘的,所以良好的音響設備,其產生的多餘諧波必定很少,音效卡當然也不例外。觀察圖形時,注意 1000Hz 是峰頂,1000Hz 的左右兩邊衰減下來後,如果又產生了其它的波峰,就是多餘的諧波了,這個波封越低越少,代表這個音效卡的諧波失真越低,音質表現也就越好;相反的,如果你在 1000Hz 的右邊,看到了一大堆的波峰,那表示這一張音效卡的諧波失真非常大,音質勢必有模糊不清晰的表現。

要對照優質的音效卡,請觀察 CardDeluxe 的圖形。這是將 CardDeluxe 的 Analog Output 直接接回 Analog Input,所以我們就可以錄下 CardDeluxe 自己的聲音了,大家可以看看 CardDeluxe 的圖形,再看看一般音效卡的圖形,就知道我們為什麼選用 CardDeluxe 作為錄音裝置。事實上 CardDeluxe 在國外專業媒體上廣受好評,不是沒有道理,一張定價美金 399 元的 CardDeluxe,也許讓沒有接觸過專業音效卡的人感到不可思議吧?但是專業音效卡的確有其過人之處,音質的表現更是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專業領域稱霸的主因。如果今天的測試是拿一般普通的音校卡來錄音,那麼相信結果會變得不令人期待,因為這些一般音效卡的錄音品質就堪慮了,還要去分析別人的播放品質,實在令人無法信任。

圖形中有兩種顏色的線,分別表示左右聲道。播放時為 16bit 44100Hz stereo 模式,錄製時亦為 16bit 44100Hz stereo 模式。

受測音效卡列表
\n"; echo "".$desc[$i].":

".$desc[$i]."
\n"; if ($color == "#BEDCE9") { $color="#DDEFF9"; } else { $color="#BEDCE9"; } echo "
\n"; } ?>